轉行正流行(三)
這也呼應了前奇異總裁傑克?威爾許(Jack Welch)在暢銷新書《致勝》(Winning)裡,「騎驢找馬」的建言:我們幾乎不可能知道哪件工作會把你帶到哪裡。 如果要找到合適的工作,你就必須先接受第一份工作,了解你喜歡和不喜歡的地方、拿手及不拿手的部分,騎驢找馬,直到尋找到合意的工作為止。 很多成功人士看來都是威爾許主義的信徒。他們回顧自己30歲的轉職經驗,多是運用既有專業的優勢,發展更多橫向的可能性,作為跨領域的延伸。比如當紅的談話性節目主持人于美人,十年前是個奔波在各補習班教課的國文老師,在她人生30的時候,把握了妙語如珠的演講與主持專長,成功地跨足了電台節目主持人,進而躍升螢幕;同樣以本業專長跨足螢光幕的,還有好口才的律師謝震武。 他們原本在熟悉的舞台都有突出的表現,卻在而立的生涯選擇當口,把握專長優勢,另創人生的高峰。 透過社團與生活發現自我 上課進修,參與社團活動,也是30世代自我發現的重要管道。64年次的陳瑞瑜目前在健身中心擔任瑜珈課程的老師,台上伸展靈活,汗光淋漓的她,原本正業是貿易公司的秘書小姐,當初只是週末來運動健身的會員,卻愈來愈愛上瑜珈,並進階取得資格成為教師。在維持一段下班就來教課的時期後,公司因為財務困難而停業,她乾脆把事業重心完全轉移到瑜珈,目前一個月5萬元以上的收入,還超過原本工作的薪資。「熱情是會被引發的,我從來沒有想過會以教人運動為業,但是很多事你不試不會知道原來你是有興趣的,關鍵時刻,也可以成為你的生涯選擇。」 五年級的張大光,則從家庭生活中發現下一個事業的可能性。他原本是金格唱片的企畫經理,為人父後,因為常跟兩歲的寶貝兒子講故事,沒想到培養出孩子早熟的邏輯能力,意外地發現了「講故事的商機」,除了經常到兒童書店當義務的故事爸爸外,更乾脆投資了300萬,成立一間專門跟兒童說故事的故事屋。去年他離開待了十五年的唱片公司,「故事屋」這個充滿創意的生活點子,在評估發展潛力後,成為他目前事業的主軸。 不換也是一種成功 是的,如果你仍然對生涯茫然,卻又害怕大膽轉換將失去原本的卡位優勢,多養幾份工作聽來是一個折衷的選擇。多投履歷多面試絕對是了解自己的管道,但是透過「換工作」來達到挖掘興趣、修正職場方向的目的,風險未免太高了。邱文仁就建議不一定要轉行,因為工作都是階段性的,若目前的工作應付有餘,其實可除了正職之外,同時多養幾份工作兼差,進可攻退可守,「因為不知道哪一天,時機成熟的時候,哪一份會成為你的事業主軸。」當然,如果你已經心有所屬,大膽行動就是解決之道。30換軌不嫌晚,就如同曾經寫出暢銷書《第7個習慣》的作者管理學家柯維停筆了多年後,終於悟出的《第8個習慣》──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,或許再加上信心與努力,你會找到自己的道路。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
<< Home